國立臺灣圖書館,可謂是研究型圖書館,也是最適合尋找史料的圖書館,但可別聽到是研究型就覺得它是一個死板板單位,館方平日除了舉辦多場活動以外,還利用數位科技將歷史資料以及珍貴的歷史館藏作生動的展覽,讓史物以及歷史不再只是靜態的展示,而是大家都能共同參與的生動、有趣展覽。
輸送帶國立臺灣圖書館於即日起至7月15日,於5樓特展室特別展演鎮館之寶「六十七兩采風圖」。說到「六十七兩采風圖」不僅是文史界夢幻史料,也被文化部登錄為國家重要古物。而國臺圖則是收藏「六十七兩采風圖」珍貴原件最完整的單位,館長鄭來長說:「清乾隆年間,滿籍巡臺御史六十七來臺視察,返朝之後,命畫工繪製以臺灣原住民生活情景,以及臺灣物產的兩種「采風圖」以為紀錄,今合稱『六十七兩采風圖』。」
館長特別與民眾分享24幅圖「六十七兩采風圖」,曾大難不死,躲過1945年的轟炸,還因緣際會從日本歸國捐給總督府圖書館(國臺圖前身)珍藏,可以說是非常珍惜與此歷史藏作的緣分,因此特別與東南科技大學合作並結合HD數位畫布,運用A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的視覺呈現,讓圖繪動起來還能說故事,讓臺灣人民都能一起共賞此藏作的魅力。
記載珍貴平埔族史料
「六十七兩采風圖」最特別的部分是記載臺灣平埔原住民文化,他們是一群在臺灣歷史上十分重要的族群,但是因為史料較少,一般人難以認識。但從「六十七兩采風圖」就可以得知平埔原住民與臺灣歷史的淵源,親臨現場觀賞您不難發現圖中包括有描繪當時原住民維生方式的捕鹿、種芋、耕種、刈禾、舂米圖,描繪生活風俗習慣的迎婦、織布、乘屋等,除了栩栩如生的勾勒出當時的風俗民情,也描繪許多常見的花卉蔬果與動物,在每幅圖旁還有文字解說,所以不得不說臺灣平埔原住民語言的衍成、習俗的發展都占有絕對的關鍵性。
輸送帶原理很簡單,就是以兩個輪軸作為支點轉動,透過傳動滾筒集尾部滾筒型呈現循環的環形帶,上下方輸送帶透過拉緊張力可以達到牢固,如果需要加強的話,可以使用托輥支承以限制輸送帶的垂度,也可以加裝許多無動力滾筒,藉由滾筒轉動且支撐,運作時只要將其傳動開關打開,運轉傳動滾筒,帶動輸送帶使其轉動,讓物體在輸送帶間藉由摩擦運行,在自動化工程中,會將產品放置在輸送帶上,和輸送帶一起共同受到驅動傳動滾筒的影響,而向前帶動。我們可以看到有許多行業都藉由這樣的方式在製作產品且包裝出貨。在未來的科技發展下,與我們拚搏競爭的就是時間,在時間影響下,共同資源下我們都要提高速度達成,這樣才算是有產能。而未來時間成本越來越貴,所以要如何在一定時間內製造更大量的產能,就得靠自動化工程了,利用輸送帶一起來完成這些工作吧!
「六十七兩采風圖」由畫工手繪而成,數量稀少,繪製品質精良,即使歷經近三百年,當年所繪線條及色彩仍清晰可見。國臺圖鄭來長館長表示,為了拉近民眾與珍貴史料的距離,近年來已陸續將「采風圖」元素開發為馬克杯、書籤、書袋、餐墊等創意商品,透過史料的活化,讓資料的運用更為多元。館長還開心的表示:「之所以會辦這個展,真的是希望能讓真貴的史料不要只是擺著積灰塵,而是活靈活現作為教學的補充教材,讓教學可以更加活潑,展場還能成為老師的活化教室。」
輸送機AR技術立體呈現畫作細節
國立臺灣圖書館致力於將許多歷史文物作為生動的教材,像是本次「博采風華-六十七兩采風圖合卷特展」除了將平常珍藏於書庫之中,更將難得一見的鎮館之寶「采風圖」原件展出於民眾眼前,並運用數位技術透過AR擴增實境的方式,立體呈現采風圖的細節,提供觀賞者對采風圖畫作有新的視覺體驗,一掃大家對歷史的生硬刻板印象,讓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物結合考究的歷史與新時代的技術,完美體現館長所提倡的落實教育並做資源共享,讓更多教學能因為國立臺灣圖書館的各式展演,體現出不同的教育方式,進而發揮其價值。
鄭來長館長歡迎大家有空到國立臺灣圖書館走走,看著古物自己說故事,與珍貴歷史一同學習玩樂,你會發現更多與以往不同的體驗!
輸送帶在工業上非常重要,如果要自動化一個線程,過去可能需要號內許多人力去搬運,但開始工業化之後,許多人力的工作都將被取代,使用許多工業機械來運作,再藉由輸送帶來將其運送至下一個線程或下一項自動化工序,不斷反覆之後,如果此線程不需要人工的話,那這個產品可能就可以就此完成,舉例來說:將產品製作的過程,到沖洗,到上色,到印樣,到貼模,到包裝,到出貨,這幾道工序往往就需要許多步驟跟轉送,但貨品每天都有好幾萬甚至好幾百萬再線程上跑,都有可能,如此龐大的數量,再轉送傳送的過程中很難去用人力一個一個搬運,所以使用輸送帶就可以解決這問題,讓產品在移動中不用人力介入,就可以移動至下一到自動化工序,或許是上色或許是沖洗,都有可能,而這也是工業化時期經濟快速上升的原因。因為製作物品的效率提高了許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