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斗六分院上午心臟血管科蔡俊雄醫師在記者會中談「心房顫動」的新型口服抗凝血劑,他舉案例有糖尿病、高血壓及中風病史的76歲簡先生因覺得心跳過快、心悸不舒服,併有胸悶情形,就醫時自述從未發生如此快速的心跳。經安排心電圖檢查發現有不規則的快速心律,原來是心房顫動在作怪。 康寧大學 經給予抗心律不整藥物治療並且給予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後,病人症狀改善順利出院。
成大斗六分院心臟血管科蔡俊雄醫師指出,根據統計,60歲以上,每100人就會有4名心房顫動的患者,而到了80歲以上,盛行率更提高到每10人就會有1名心房顫動的患者。逐漸邁入老年化社會的台灣,老年人口比例逐漸提高,心房顫動也變得越來越常見。
康寧大學邀請以色列拿撒勒浸信會學校(Nazareth Baptist School)師生來臺,於今23日在該校台北校區舉辦「2019臺以教育論壇」,共同針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進行研討,期盼藉由兩國學術交流及師生互動,為維護地球攜手努力。
康寧大學自2015年起即與以色列學校建立強而堅固的友好互動關係,也是國內少數與以色列進行常態性雙邊交流的學校,每年皆舉行臺以學術交流活動,己接待過數次訪台的以色列代表團,且派師生前往以色列共同參與學術交流,透過城市外交與師生間的互動分享,強化國際間教育與文化的連結,激發師生教育創新思維,提升學生國際視野。
今年2019臺以教育論壇主題為「改變世界:青年永續發展行動力」。融合了聯合國在2015年永續發展高峰會所提出一系列從2016持續到2030年的國際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其中共有17項目標和169項指標,目的是希望根除貧窮、維持地球資源和期望所有人能享有和平和繁榮。
來自以色列拿撒勒浸信會學校的29名學生,與康寧大學應用外語科的同學們針對SDGs主題全程以英語進行討論,並在論壇中發表成果。兩國學生進行分組,提出對全球永續議題的關懷和具體的想法和作法。雖然只是意見交流,但兩國青年能共聚一堂為維護地球永續發展腦力激盪,即便是渺小的想法,都能夠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康寧大學近年積極推動與以色列學校間的學術和文化交流,結合學校資源接軌國際化,培養學生國際移動力也營造國際化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擁有互相學習的包容與專業力,期盼藉由國際學校的互動,創造更多交流機會。
目前台灣有4種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可用於心房顫動的中風預防,相對於傳統藥物,具有:使用上更方便、不需常常抽血去監測藥物濃度、造成腦出血的機率也大幅降低等的優點。惟並非所有心房顫動患者都適合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蔡俊雄醫師也指出,如:重度腎功能不全、嚴重風濕性二尖瓣狹窄,及接受過金屬瓣膜置換術的病人,就不適用。
蔡俊雄醫師表示,每個病人的臨床狀況都不盡相同,中風預防策略和藥物的選擇也會因此不同,需要醫師與病人良好溝通及討論。而他也提醒,病人在生活習慣上亦須做適當調整,包含控制體重、戒菸、均衡的營養、低脂低鈉高纖飲食,以及運動。